“十三五”时期,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底已突破2.54亿,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老年人烦心事、揪心事,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举办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变,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养老服务向着更高质量、更为均衡的目标不断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制度体系日趋完备
“十三五”以来,我国养老服务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密集出台了数十项政策文件,初步确立了以法律为纲领、国务院政策文件为主体、部门专项政策和标准为支撑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
为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第三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基础性政策文件。
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重点围绕土地使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设施建设、扩大供给、促进消费、人才培育、科技发展等方面,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 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实施性政策措施。
为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提高养老服务质量,针对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服务安全、等级评定等方面,有关方面制定出台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
根据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民政部设立养老服务专职管理机构——养老服务司,还建立了由民政部牵头、多部门组成的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门协调统筹更加顺畅,养老服务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
深化改革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五年内共投入50亿元支持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共有203个地区列入试点。各地整合资源、完善配套,初步形成了以“六助”等为主体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一大批小而美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蓬勃兴起,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不离家”的愿望。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还探索实施了“家庭养老床位”,让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机构的护理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十三五”时期,养老服务改革力度不断加强,从2019年的全国大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会议,到2020年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破除养老服务不均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改革和努力一直在继续。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进入深水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不断扩大,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稳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工作规范化发展,智慧健康养老试点取得丰硕成果……多措并举助力我国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优化提升。
“十三五”时期,我国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134亿元,主要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与设施改造升级。截至2020年9月,我国已有25万余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800多万张养老服务床位;1335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88万老年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3300多万老年人享受了高龄、护理等不同类型的老年补贴,老年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守底线把关口,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2017年启动了为期四年的“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养老服务机构对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等标准和规范,持续开展服务质量整治提升。截至2020年12月底,近43万处服务隐患得到整治,基本消除养老机构存量安全隐患,为养老机构守住了安全“底线”,划清了质量“基准线”和服务“等级线”。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强化服务管理,筑牢安全屏障。今年年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将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纳入当地联防联控范围,民政部参与起草出台防控文件10个,其中包括3个版本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指南。(下转2版)(上接1版)步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又相继出台《关于分区分级精准做好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与恢复服务秩序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及时调整完善疫情防控策略 有序恢复养老机构服务秩序的指导意见》《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南》等,指导各地养老机构分区分级做好精准防控,并在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恢复服务秩序。面对武汉养老机构物资供应不足、护理人员短缺的严峻情况,民政史上首次启动实施养老服务“跨省援助”,这也成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体系的契机。
围绕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养老机构合法权益和正常服务秩序,民政部出台了《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 做好服务纠纷处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养老服务人才是养老质量提升的关键。“十三五”时期,民政部开展了养老护理员职业提升行动,联合有关部门修订《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研究制订了《养老护理员培训大纲》《养老院院长培训大纲》和《老年社会工作者培训大纲》,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有序部署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万名养老院院长和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目标,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兴产业聚合力,养老服务更加智能和适老
回首“十三五”,我国养老服务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养老产业加速发展,更加多元化、适老化和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养老地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养老领域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旅居养老、区域养老协同……多种养老业态正在蓬勃兴起,成为新发展格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为帮助养老市场主体应对疫情难关,民政部推动有关部门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统一纳入支持企业的税收、融资、就业等多项扶持政策当中,扎实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出台具体扶持政策,帮助养老服务机构纾困解难。
公益力量不断加持。四川省珙县油岭村是一个小山村,常住者绝大多数是留守老人,他们的生活、医疗、急难需要有人过问、有人援手,当地组建的助老巡访志愿者队伍为留守老人撑起了一片“晴空”。
“十三五”时期,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要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制度和定期探访制度,发挥村委会、为老组织、志愿者等相关方面的综合力量。与油岭村一样,各地正不断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帮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同奔向小康新征程。
新的历史起点,新的使命任务。进入“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夯实养老服务基础保障,推动养老服务在高质量、均衡化发展的轨道上勇往直前。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2.22)